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清朝雪灾如何应对:骑马撞死人劳改三年

清朝雪灾如何应对:骑马撞死人劳改三年

2011-1-10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河北青年报   作者:李开周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现在的雪灾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,小冰河时期的雪灾会对古人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呢?

  雪天高价难雇驴车

  古代路况差,道路要么未经硬化,要么崎岖不平,有雪时路滑,雪化后泥泞,难走得很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描写了清朝人走雪路的情景:“这路虽非羊肠小道,然忽而上高,忽而下低,石头路径,冰雪一冻,异常的滑,自饭后一点钟起身,走到四点钟,还没有十里地。”仨小时走五公里,平均一小时不到两公里,比前几天石家庄都市白领步行上班的速度慢多了。

  现在一下雪,也有出租车涨价的情况,清朝时也是如此。嘉庆年间,某文士客居沧州,适逢大雪天,本来在沧州地面雇一驴车,一天只要四百文钱,因为下雪,车价涨了一倍,该文士感叹道:“雇驴冲雪非容易,日费青钱八百文。”(《燕台竹枝词》其一)有时候你多掏一倍车价,也不见得能雇到车,因为下雪天车夫生意极好,“雪地呼车时辰久,靠着门旁叫腿麻。”(《蓟北杂咏》其一)跟前几天市民出门一直打不到车的情形何其相似!

  古人雪天出门,一样容易滑倒。《清稗类钞·棍骗类》记载,道光年间,某镖师从北京去山东,途经河北某镇,下起大雪来了。镖师冒雪前行,“忽闻有呻吟声”,瞧见路边有一孕妇倒在雪地里。原来她从娘家回来,骑了一驴,结果“雪深冰滑,驴仆人坠”,差点儿流产。

  和尚无法下山饿死庙中

  《清稗类钞·棍骗类》还记载,某户人家定在腊月初八那天娶媳妇,谁知那天下了大雪,走陆路,“雪深没胫”,走水路,“冰坚如石”,迎亲队伍望天兴叹。可是这吉时不能耽误,男方急中生智,雇了一不要命的家伙顶风冒雪去给女方送信,说雪下这么大,天又这么冷,新郎新娘见不了面,干脆“望空交拜”好了。女方没法,只得让新娘跟新郎隔着几十里拜了天地。七天后,雪化了,路能走了,这对小夫妻才圆了房。

  雪灾耽误婚事,这危害还算小的,比较大的危害是耽误运输。清朝盛行漕运,也就是使用运河的船只把粮食送进京城,雪灾一发生,陆路不通,运河也被冻住,粮食运不进京城了,北京的粮食价格立马上升,小百姓买不起粮食,就有可能饿肚子。

  道光年间,还真有人因为雪灾被活活饿死。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10记载,浙江湖州安吉山上有一小庙,庙里有四个和尚,每天靠化缘填饱肚子。道光二十年冬天大雪,山被封了,这四个和尚没办法下山化缘,全部饿死在庙中。
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清朝  雪灾